为了满足北京家庭的个性化国际教育需求,帮助大家选择到适合孩子成长的国际化学校,5月13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3国际教育春季巡展·北京站”返场。近80所北京及全国的优质国际化学校参与了本次活动,上千组家庭慕名前来逛展。
此外,21位国际教育大咖分享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及择校的建议,并对当下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选择与孩子的能力培养方向进行了全方位解析。北京爱迪学校国际中学部执行副校长孙恒燕Sarah Sun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名校申请要早规划早准备,对学术方面的要求一定要高,同时在准备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亲力亲为,展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做最真实的自己。
(相关资料图)
北京爱迪学校国际中学部执行副校长孙恒燕Sarah Sun
01名校同等关注学生的学术实力与学术热情
名校申请建议孩子们要早规划,现在名校的申请随着热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难,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要早规划早准备,同时也要追求高学术。既然是名校,那么对学术方面的要求一定是非常高的,同时在准备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亲力亲为,展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做最真实的自己,这样的材料才能够更好的打动招生官,拥有更多被海外名校录取的机会。
名校关注的能力主要两个方面,一就是学术实力,二就是学术热情,学术实力包括硬实力软实力,硬实力可以理解成标化成绩考得好不好,雅思托福的成绩够不够,然后你的高考成绩,sat成绩等 A level的成绩都是标化成绩,软实力可能关于竞赛的成绩,关于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成绩,或者在高中阶段参与到学术论文的研究项目课题,也就是我们说的epq和PDP等项目,包括有没有参与到学术质量很高的社团,能够有机会和海外的学生一起讨论当下时政问题等,有没有这些经验,这都属于学术实力方面。
学术热情方面指的是孩子对这个学科,特别是将来想报考的大学专业有没有足够的热情,有没有足够的探索意愿,并且在高中阶段有没有落地去做这些事情,海外名校是比较关注这些方面的特点。
02促进面对未来的国际化融合人才培养
Chat GPT好像可以解决所有的事情,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的事情,Chat GPT这么厉害,教育到底要怎么去做,孩子们要不要再去努力学习?学习还是需要的,对于时代的发展,每个人本身的素质还是要不断去提升的,从原有的以国内为主,到现在国际化、融合化的人才,国际教育将来所面临的或者将来的方向一定是跨学科的,多元化的文化融合和交流。
同时孩子们的能力也不仅仅是纯学术了,而更多的方面是看到他们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作的能力,包括一些积极的心理健康方面等等,要全方位考量。
03多元化配置资源助力孩子成长
一直困扰家长和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于教育,家长朋友们有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如何去选,今天也是给到家长一些方向,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和课程,它一定会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像AP、像sat、像a level这些课程,真的是纯考试型课程,孩子是不是考试型选手?适不适合学这样的课程?
比如平常的成绩占50%,高考的成绩占50%,让孩子完全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学科的钻研,所以每个课程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课程也都有自己的弱势,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孩子是属于哪一个类型的,这样的类型在学术上是属于哪个类型的。
第二点可能更要关注课程之外的,学校是不是有资质,然后办校了多少年,课程开设了多少,是不是有足够的经验?
第三,学校是不是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所谓的高不是说仅仅带你去考个竞赛,或者带你去做个什么,而是说在学校内部像一个社区一样是能够把所有的资源都融合在校园的范围内,根据孩子的需求,调配不同的资源给到孩子,助力孩子的成长。
标签: